一、车辆工程系简介
车辆工程系目前主要承担车辆工程和智能车辆工程两个专业的本科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部分学术硕士与“交通运输”02方向部分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工作。
车辆工程系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与副教授19人,拥有省部级人才称号10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两大方面:(1)智能新能源车辆技术:研究电动车辆动力电池技术、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车辆新材料与轻量化技术、单车及队列行驶动力学特性与控制等;(2)智能滑板底盘技术:研究智能车辆信号处理融合及环境感知技术、车辆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技术、智能驾驶与网联车辆技术、车辆线控技术等。
近三年,车辆工程系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SCI/EI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指导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3项,主编出版教材与专著10多部,其中江苏省“十四五”本科规划教材1部、江苏省重点教材2部、江苏省优秀本科培育教材1部,建有江苏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江苏省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门。
系主任:吕立亚
系支部书记:王崴崴
副主任:肖广兵(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
副主任:程 准(车辆工程专业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
(以上数据截至2025年4月18日)
二、课程体系与学生培养
1、课程体系简介
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基础、汽车嵌入式控制技术基础、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汽车CAD/CAE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动汽车的驱动与控制、汽车构造教学实习、智能车建模实践、智能车控制实践、汽车生产实习与综合实践、专业课程设计等。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基础、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单片机与汽车嵌入式设计、智能汽车构造与动力原理、汽车理论、智能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智能汽车决策与规划、车辆感知技术、智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智能汽车构造与动力原理》教学实习、智能车建模实践、智能车控制实践、汽车生产实习与综合实践、《智能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等。
2、优本生导师制
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学院从大二、大三本科生中选拔部分思想政治素质好、学科基础扎实、学业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生(简称“优本生”),实行导师制培养。
选拔原则:不设比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可申请参与优本生选拔。
(1)在专业或课程竞赛、科技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过奖励者。
(2)近一年无补考,且有较大的学习潜力者。
(3)有一技之长或在某方向有突出的成果,并愿意继续进一步提高者。
培养机制:一对一导师制;完整的培养方案;完善的管理机制。
3、学生科研与实践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和高品质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主要途径包括:
• 指导学生主持省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 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
• 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
• 指导学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
• 培育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4、大学生竞赛指导
车辆工程系老师每年组织和指导本科生参加重要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比赛,为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主要比赛项目包括: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自动驾驶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全国或江苏省交通科技大赛、 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巴哈汽车大赛、挑战杯与创新创业类大赛以及其它计算机与自动化类学科竞赛。
三、就业与升学情况
1、就业方向与就业质量
就业方向:车辆工程系毕业生绝大多数都选择进入了汽车工程领域,就业出口涵盖了全国最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和国内外著名的零部件企业,而且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就业质量:车辆工程系学生的就业面宽,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传统机械类工作,也可以从事控制类工作,还可以从事计算机类工作。目前来看,车辆工程系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了国内外知名的整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待遇优厚,职业发展状态较好。
2、升学专业与学校
车辆工程系每年都有大量学子进入国外知名学府和国内985与211高校深造,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继续深造。
四、有关(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Q&A
1、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适合我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原来主要研究车辆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但随着车辆工程学科内涵的发展,以及“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共享化)的行业发展需求,(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可以说是一个涉及机械工程、力学工程、控制工程和信息工程的交叉型专业。因此,如果对机械设计、智能化控制、计算机通信与智能传感器技术等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加入学习。
2、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如何?
A:我校(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顺应“新四化”行业发展需求,早在2017年就对传统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了电动化、智能化的改革,因此专业培养的人才一直倍受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2023年学院在传统车辆工程专业基础上,申请了智能车辆工程新专业,并于2024年3月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核批准,2024年9月面向全国招生,并按智能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专业前期培养的人才多数已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或升学后进入高等院校或政府部分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3、Q:女生能选(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弱化了对女生机械方面知识的要求,从近年来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同类专业中,(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女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更高。
4、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难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属于机械类中偏电和控制的专业课程体系,所学课程内容较为丰富,课程难度介于机械类传统专业与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之间,课程特点是学科交融度较大、实用性较强,有具体的研究对象,以车辆为载体,将机械、电子信息、电控知识有机融合。
5、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升学难吗?对口的专业多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升学率和升学质量都非常高,学生考上985和211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也非常高。(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选择研究生报考专业时,不仅可以报考车辆工程专业,还可以报考机械类、控制类或者电子信息类专业。

车辆工程系教师团队(2022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