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辆工程
一、专业简况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是原车辆工程专业的智能化升格,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1958年设立的“林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更名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并以“汽车设计方向”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2008年车辆工程专业申请获批,并于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2013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机械动力类)校企联盟试点专业,2020年被评为南京林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021年被遴选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智能车辆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核批示,并于9月面向全国招生。迄今为止,专业在车辆工程领域已累计为社会培养汽车本科人才1200多名。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依托江苏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专业具备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件设备与设施。现拥有一个江苏省汽车运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内设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汽车性能测试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汽车数字化设计实验室、智能汽车控制实验室、智能车辆实践实验室、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实验室等十多个实验室,同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10多个本科生与研究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专业还建有“大学生智能车创新协会”,面向全校学生选拔协会成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及其他创新创业类竞赛。自成立以来,协会成员每年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多人次。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及实验员共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师资占比84%,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项目培养对象6人。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发表科研与教改论文2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指导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3项,主编出版本科规划教材与专著10多部,其中江苏省重点教材2部,江苏省优秀本科培育教材1部,建有江苏省线上一流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各1门;指导本科生完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60多项、学科竞赛并获省级以上奖项60多项、学生第一获授权专利40多项、学生发表论文60多篇。
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接近100%,平均升学率接近40%。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进入汽车领域,就业出口涵盖了全国最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和国内外著名的零部件企业。大量优秀学子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国外高校如哥伦比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内高校如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二、课程体系与学生培养
1、培养方案简介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能够从事智能新能源车辆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基础、汽车嵌入式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汽车感知技术、智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智能汽车决策与规划、电动汽车驱动与控制、智能车建模实践、智能车控制实践、汽车生产实习与综合实践、专业课程设计等。
2、优本生导师制
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学院从大二、大三本科生中选拔部分思想政治素质好、学科基础扎实、学业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生(简称“优本生”),实行导师制培养。
选拔原则:不设比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可申请参与优本生选拔。
(1)在专业或课程竞赛、科技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过奖励者。
(2)近一年无补考,且有较大的学习潜力者。
(3)有一技之长或在某方向有突出的成果,并愿意继续进一步提高者。
培养机制:一对一导师制;完整的培养方案;完善的管理机制。
3、学生科研与实践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和高品质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主要途径包括:
• 指导学生主持省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 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
• 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
• 指导学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
• 培育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4、大学生竞赛指导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老师每年组织和指导本科生参加重要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比赛,为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主要比赛项目包括: 大学生智能车竞赛、 全国或江苏省交通科技大赛、 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巴哈汽车大赛、本田节能车大赛、 挑战杯与创新创业类大赛以及其它计算机与自动化类学科竞赛。
三、就业与升学情况
1、就业方向与就业质量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都选择进入了汽车工程领域,就业出口涵盖了全国最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和国内外著名的零部件企业,而且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就业质量: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就业面宽,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传统机械类工作,也可以从事控制类工作,还可以从事计算机类工作。目前来看,本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了国内外知名的整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待遇优厚,职业发展状态较好。
2、升学专业与学校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有大量学子进入国外知名学府和国内985与211高校深造,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继续深造。
四、有关专业的Q&A
1、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适合我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原来主要研究车辆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但随着车辆工程学科内涵的发展,以及“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共享化)的行业发展需求,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可以说是一个涉及机械工程、力学工程、控制工程和信息工程的综合型专业。因此,如果对机械设计、智能化控制、计算机通信与智能传感器技术等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加入学习。
2、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如何?
A: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顺应“新四化”行业发展需求,早在2017年就对传统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了电动化、智能化的改革,因此专业培养的人才一直倍受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2023年学院在传统车辆工程专业基础上,申请了智能车辆工程新专业,并于2024年3月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核批准,2024年9月面向全国招生,并按智能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专业前期培养的人才多数已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或升学后进入高等院校或政府部分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3、Q:女生能选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弱化了对女生机械方面知识的要求,从近年来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同类专业中,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女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更高。
4、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难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属于机械类中偏电和控制的专业课程体系,所学课程内容较为丰富,课程难度介于机械类传统专业与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之间,课程特点是学科交融度较大、实用性较强,有具体的研究对象,以车辆为载体,将机械、电子信息、电控知识有机融合。
5、Q: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升学难吗?对口的专业多吗?
A: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升学率和升学质量都非常高,学生考上985和211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也非常高。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选择研究生报考专业时,不仅可以报考车辆工程专业,还可以报考机械类、控制类或者电子信息类的研究生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教师团队(2022年摄)
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之一智能小车的赛道测试
学生参加智能车竞赛获奖证书